琅琊梅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78章风头出尽小探花(十),我的长安探花郎,琅琊梅郎,寂寞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自各朝各代士子应举伊始,虽律法苛严,但届届仍有层出不穷令人啼笑皆非的营私舞弊之案广为流传。

今年这场春闱,校验并不算严格,检查完篮子吃食过后,浮票本都是经考生所在郡县的官吏盖好了章的,进场时考生只要人票契合即可。

也正因为如此,我和时瑶才得以很容易得就混了过去。

但我没有想到,当我小心翼翼地提着小篮子一只脚还没有跨进贡院时,传说中的代考作弊名场面就那么猝不及防的发生了。

甚至因为场面一度动静太大,导致好奇心较重的我不小心驻足了那么一会会,后来还是在董大人的皱眉提醒下才匆匆忙忙进了考场。

那舞弊的考生姓甚名谁我自始至终也没有听清楚,只知道他被同考官发现替人代考是由嘴角的一颗小痣引起的。

同考官手里的浮票上关于那考生容貌的描述,说是本人身高六尺有余,中胖,方字脸,微髯,右侧嘴角有颗圆形小痣。

除了比浮票上高了些,瘦了些,来应考的那考生同浮票上前几条的外貌描述还算勉强对得上。

但就是最后一条右侧嘴角那颗圆形小痣,几位年老的年轻的同考官都凑过去瞧了个遍,也愣是没有瞧出来它到底长在哪。

就这样轻易被拆穿给人代考,那考生自然不服,红着脖子和几位同考官强词夺理的辩解着。

后面还有许多考生在排队等着进考场,瞧着这状况,彼此之间也是多有躁动。

赶在场面失控前,董大人作为主考官,踱步过去拿了那考生的浮票,亲自核对了一遍过后,淡声问他道:“你可知冒名顶替他人应考的,何罪?”

董大人问这话时,明明是看着那名考生的,我却觉得他亦是在问我。

三年前,他也曾是这些渴望登科及第建功立业的士子中的一员。他站在人群中,比谁都清冷,比谁都金贵,也比谁都出类拔萃。

所以合该他三年后,作为朝廷的钦差大臣,站在众士子面前,只消一句话,不怒自威,便令那胡搅蛮缠的士子瞬间理屈词穷,悻悻地地低下了头颅。

我提着小篮子,望着他的背影,将大齐律法在心里默默地读了一遍。

根据大齐律法,但凡发现在科举中营私舞弊者,重则斩立决,轻则流放边疆。

但由来巾帼甘心受,何必将军是丈夫?我李家四喜,惟愿此一试上不负前人,下不负所学。

若将来有一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医武兵王混乡村

风情犹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