琅琊梅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75章风头出尽小探花(七),我的长安探花郎,琅琊梅郎,寂寞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太子与太子妃行过大礼之后,贵妃娘娘搀着皇上起了身。皇上搭着贵妃的手,朝着相爷的方向遥遥地望了一眼。

我站在相爷身后低了低头,双手交握在一起,注视着脚尖,心里异常平静。

高高在上的天子已年逾花甲,卑不足道的臣子早家破人亡。这世间的恨事,总是一茬一茬。前人苦,后人更苦。但终归要有人去勇敢地讨一个公道。

曲终人散场,嘉礼上的一切繁华盛况又将变成史书上的寥寥几笔,犹如梦一场,却是那两个人人生新的开始。

翌日,相爷下朝出来的比别人都晚,面色瞧着也有几分不豫。

未免惹火烧身,回了府中,我自觉地跑去书房练习策问。策题还是相爷前几天出的,问的是若天子身旁奸佞当道,臣子该当何如。

我本想答“清君侧”上去,然“清”字甫一下笔,又猛然想起相爷也一直是他人口中的奸佞之辈。如今几年相处,我自知他秉性不是这样,但旁人不知。这佞与不佞之间,并非泾渭分明,非黑即白。

烦闷的搁下笔,欲将纸张作废,余光却瞥见相爷已悄无声息地站在案旁。我愣了一下,他伸手拿起那策问的纸张,说道:“既对清君侧,为何作废?”

我转过身来,瞧见他此时已褪下朝服,换上了白袍。袍上绣有淡雅的梅花。我不由反问他道:“不知相爷心里,佞与不佞,如何判定?”

相爷没答,身子半倚在案旁,瞧着我时,桃花眼漆黑。他沉默了一会儿,说道:“李姑娘若是烦恼朝堂上的这弯弯绕绕,年后春试,不去也可。”

起先我以为相爷是觉得我太过浮躁,有意试探我的决心,于是将他手中的纸张抽了回来,铺平在桌上,拿起笔同他道:“相爷多虑,四喜自打随相爷进了相府,便没想过要退。”

相爷站直了身子,双手改为负立,在一旁莫名道:“是我有悔意。”

“悔什么?”我脱口而出,写下一字,又抬头去瞧他。

问罢,方觉失言。但心里似是有涟漪起起伏伏,若隐若现。

相爷嘴角扬了扬,桃花眼里亦有波澜。他顺手摸了摸我的头,道:“继续写罢。”

后来过了几日,长安城百姓茶余饭后开始讲起新的逸闻趣事时,我才明白过来相爷那日为何那样反常。

那日下朝,相爷被皇上留了下来。

不知是哪个八卦的黄门和宫女偷看了起居郎的记载,将这对君臣的无关紧要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医武兵王混乡村

风情犹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