琅琊梅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51章公子与红妆(十二),我的长安探花郎,琅琊梅郎,寂寞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不曾想,这一脚跨过的勾栏院,旧年一别如斯,月圆又月缺,待梅花落尽,那台上忽又见旧时人。

那一年,清风楼内,有人泪眼汪汪,有人昏昏欲睡,有人站在台上,身着蓝布衫,手持一止语,说完:“欲知后事如何,请听下回分解”,便是一转身的道别:“说书人我走了,你们也多保重。”

那一年,说书人离开欢喜镇前,讲的最后一个故事是青楼女子杜十娘的故事。

那一年,邻家的董公子告诉李家姑娘,青楼女子之所以被无情抛弃是因为她不是世俗眼中的好姑娘。

那一年,十三岁的李家姑娘撺掇着十三岁的小和尚下山一睹青楼女子的风采,回家后被阿爹打得上蹿下跳。

而今,而今,在这灯宵月夕的盛京,在这座勾阑院里,台下有人听得一脸认真,台上有人身着蓝布衫,手持一止语,仍在经年不变地旧调重弹着:“内中有一人,姓李名甲,字干先,浙江绍兴府人氏……

故人重逢,故人却不识故人。我忽然就泪流不止。

世事沧桑,人海茫茫,兜兜转转,说书人仍在他乡说书。

他可知曾经有个小小的姑娘在小小的地方做着他最忠实的听客?

那个小小的姑娘一直怀着个小小的愿望。

可惜后来还是没能实现。

我怕眼泪叫人瞧见,埋没了这佳节的兴致,于是一边往里走着一边悄悄地用袖子抹着眼泪。

那台上的说书先生手持着止语,还在继续绘声绘色地讲述着:“那名姬姓杜名媺,排行第十,院中都称为杜十娘,生得:浑身雅艳,遍体娇香,两弯眉画远山青,一对眼明秋水润……”

我忽听得前方有女子温温婉婉地唤了声:“寄欢。”

然后温家小姑娘欢呼地声音瞬间便洋洋盈耳:“平遥姐姐,驸马哥哥,你们怎么来了?”

我放下了抹泪的衣袖,抬头循着声音,远远地便望见那台子的另一端,灯火阑珊处,并肩站着二人。那梳着堕马髻,穿着红衣裳的天之骄女正同那手抱火炉的白衣驸马谈笑风生。

有生之年,终是避不过狭路相逢。

我苦笑着转回了头去望台上,那台上的说书先生又照旧卖起了关子:“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”

我深深地吸了口气,直到把眼底的泪水狠狠地逼了回去,才装作云淡风轻地转回头,并暗暗地嘱咐自己如果一会儿有人过来寒暄,一定要记得谦卑地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医武兵王混乡村

风情犹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