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州十一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九十五章止念听息观光,重生原始时代,南州十一郎,寂寞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证道真仙,除了将体内真元转化为仙气,铸就先天道体,洗炼神魂,使三者归一,成就无上仙基外,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地方,那就是心境。

禅宗有两首很出名的诗:一为“身似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

一首为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

后一首太玄,已达“山是山,山非山;水是水,水非水”的境界。初入修行的人根本无法做到,所以必须先从第一首境界做。等领悟透后,待机缘来临,才能参悟第二首。

证道真仙只所以需要重视心境,是因为仙本凡人。

人食五谷杂粮,必有七情六欲。

虽然修到这境界早已能辟谷,但还未成仙之时,必有一些经历,有些往往难忘。

这些东西在心头久了,自己遗忘,但天劫来临之时。这些东西就会如电影胶片般,从心头一一掠过,最后化为心魔,冲击神魂。若是应对不好,就会落个身死道消的下场。

所以,证道真仙的时候才会强调修心。

禅宗第一首诗就是将凡俗肉身看做菩提树,心看做明镜台。

有空的时候擦一擦,免得被灰尘遮住,心境有瑕,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修心法门在各宗不算什么秘密,只是很多人都把时间用来修炼强大自己的功法,而很少修炼心灵之道,也只有一些比较注重的长者才会时不时强调一下。

修心法门的境界主要有三:止念、听息、观光。

止念无需去说,就是去除杂念。

去除杂念后面是听息,也就是入静。

听息之道,凝神内住,专心养静。一呼一吸全凭自然,契合天地。两耳内听,摒除外界一切干扰,如入万籁俱寂之。久而久之,自然常静。到最后,心息相依,杂念全无,连呼吸都感觉不存在,也就到了入静境界。

观光乃是炼性,真常幻境,若实还虚,若有似无,有意无意,十分玄奥。

修炼此法,需以心神观想虚无。

虚无之地,空空荡荡,静静寂寂。

忽有一日,出现点点莹光,那就是性灵之光,也就是心灵之光。初时点点,飘移不定,微弱无比。随着观想时间变长,光点增多,开始往外溢散。此时当以心神收摄,化虚光为实质。此后观想,宛如实质的光点越来越多,渐渐聚成一团。

圆陀陀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高辣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王爷,别过分

端木诺晴

毒药

逃学威武

我俩的关系(剧情h)

撒欢馒头

招引(1V1 H 师生)

沙滩烤肉

水色柠檬之恋

月影纱

短篇脑洞合集

格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