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闲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第68节,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,晏闲,寂寞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我大晋北御胡人,最上策为防河。”

又向下移指,“其次防淮。”

又向下移指,“其次防江。”

“十五年前的第三次北伐,刘洹将军率军夺回衮州,是晋朝渡江以后收复的最远疆域,可惜管乐有才,关张无命,将军早丧,其地两年内复失。黄河线失守后,南人日渐堕志,到祖松之将军时期,已只能在淮泗经营,好在祖将军于东豫、南兖两地,颇打下几场硬仗,又经营出了气候。到大司马接手,便一心秣马厉兵,蓄势待发。”

他循循善诱,簪缨望着那两图相接间的缝隙,心中忽生一点灵犀。

她突然便知道了卫觎的志向是什么。

——舅父之志,又在何处?

——三哥说我之志,是凌虚蹈空,误国害民。

“北伐。”

他的志向,是想促成南朝对北朝的第四次北伐,收复中原!

“不错。”沈阶点头。

这亦不是什么秘密了,但凡对大司马的逸闻有心关注之人,都听说过他九岁时读汉史,掩卷后涕泣放言,“此生无他愿,立志复河山。”从此弃文习武,藏剑学枪,被时人评价小时了了,性却喜兵,自甘堕落,引为一时异事。

但沈阶低估了簪缨长在深宫十几年,对外事的无知程度。

这些卫觎的旧事她闻所未闻,出宫以来,更没有什么人敢当着她的面谈论卫觎,是以这一点,却是簪缨自己琢磨出来的。

她一瞬恍悟之后,却更为不解了,这不是好事吗,为何阿父当年会说那么重的话……

“凌虚蹈空,误国害民……”

沈阶陡然抬眼,“女郎也如此认为?”

簪缨后背浮起一层寒栗,“还有谁这样认为?”

沈阶默了默,眼里凝出一点似刻似薄的光,“很多人,不妨说,整个南朝庙堂,下至所有世家,都不赞同再次兴兵北伐。”

“为何?”簪缨的心沉沉发

坠。

沈阶:“国库不盈、时机不到、劳民伤财、易致内乱、动摇根基……林林总总,左不过这些。”

簪缨的手掌蜷了又松,良久的沉思后,她终于明白了。

明白为何沈阶说小舅舅调走兵防,是险而不险——因为北府虽空,临岸尚有一段四十里宽的长江天堑,小舅舅既有抗胡之志,便非任性之人,胡人倘若想趁隙渡江攻晋,就要掂量掂量这四十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高辣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与狐说 (1v1 h)

萝卜药丸了

我爱你,胆小鬼

摸西摸西

搞搞妈妈

阿乐乐乐

【十二国记/女攻男受】余烬

阳光和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