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夜吴歌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十七章 水利,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,寒夜吴歌,寂寞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duxs8推荐各位书友阅读:(读小说吧duxs8)“一旦遇到干旱,便是滴水难取,若是遇到雨水丰润之时,却又洪涝成灾,其根本原因,便是水利不修。若想要旱不为灾,涝不为害,使得农业发达,百姓富足,便惟有兴水利一法。”

“虽然说南方水道确实普遍多于北方,但是北地于这水利之事,未免却也太过疏漏。您看这堤坝水池,竟只有寥寥几处,可见有多不重视,而且近些年来,天下气候变换愈发莫测……如此一来,北地农业,则能发达?农业不发达,怎百姓怎能安定?”

“南方的水利建筑较多,且百余年下来,利用也是颇为得当,因此江南富庶之地,湖广亦有‘湖广熟,天下足’之说,虽然亦有气候土壤之缘故,然而又岂能说,不是因重水而得利?”

听着左光斗的一席话,严晨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。

他虽然出生在北地,但是毕竟家族的祖地在南方,而且他为了治理天下,也是没少关注南方的一些事情,所以对于南北方的农业差异,他也是有一定了解的。

南方地区的农业水平,基本都是高过北方的,这一点从每年它们为大明贡献的赋税多少,可见一斑。

他在仔细思索之后发现,左光斗的话,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,虽然不能排除气候之类的因素,但是水利的一些条件,却也有很大可能是两地农业差距的重要因素。

“那你认为,该当以何法,加强北地农业?”严晨昊问道。

闻言,左光斗精神一振,知道自己的说法已经被严晨昊认可,于是他当即说道:

“在下认为,有‘三因十四议’,乃是兴修水利之关键。”

“三因,即为‘因天之时’、‘因地之利’、‘因人之情’。”

“万物皆不可缺水,需得令百姓知道治水之利害,此为‘因天之时’。”

“各地情况,不尽相同,因此水利装置的修建也是需得因地制宜,此为‘因地之利’。”

“百姓以朝廷之言为真言,因此,朝廷应当身为表率,各官应号召、鼓励兴修水利,此为‘因人之情’。”

“另有建立堤坝、筑池蓄水、疏通河道等措施,此之谓‘十四议’,都是具体措施,可为参考。”

“另外,水利工程规模巨大,百姓劳苦,不可使他们一力担之,否则猴年马月怕是都未必可以修起来……朝廷应当出资相助,毕竟若是此事可成,农业大兴,不仅百姓富足,对于朝廷也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人在综武,收徒能长生不老

唐朝小道

修仙全靠充会员

三花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