韧竹万杆斜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64章 人间炼狱的盛京,重生崇祯,魏忠贤没死,挺急的,韧竹万杆斜,寂寞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至于陛下想开展海上贸易,增加税收,这都是应有之义,顺势而为罢了。

二则是与建奴议和,划定临时边界线,以求短暂安宁。

此举虽非长久之计,但在目前形势下,亦不失为一种权宜之策。

当然,一切还需从长计议,待时机成熟,再作定夺。”

杨嗣昌在说出最后一句关于建奴的话语时,仿佛每一个字都重达千斤,令他难以启齿。

他深知,如果将这句话搬至朝堂之上公开言说,那么无数的指责与谩骂将会如潮水般向他涌来,甚至可能将他淹没得无影无踪。

然而,尽管明知如此,他仍然义无反顾地说了出来。

因为他清楚地了解到,当今圣上的心思与那些迂腐守旧、只知维护所谓正统观念,大声喊着宁死不退,不丢失一寸土地,却让别人送死的士大夫们是不一样的。

果不其然,当杨嗣昌话音落下后,崇祯皇帝并未动怒,只是神情略微有些恍惚,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。

过了许久,崇祯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,意识到杨嗣昌已然讲完了所有的话。

面对杨嗣昌提出的“两打两和”之论,崇祯并没有做出明确表态,而是默默地拾起桌上有关辽东战事的信件,转手递给了杨嗣昌。

“杨爱卿,看看信件上说的事情。关于辽东镇的事情,咱俩好像都猜错了。”

杨嗣昌满心疑惑地接过信件,尚未仔细端详信中的字迹,目光便被一处异样所吸引。原来,这封紧急奏报内竟还夹着另一封信函,但其样式显然并非出自大明官府内部的行文规范。

待到杨嗣昌瞥见“金国汗谨奏明国皇帝”几字时,瞬间明白了这份来自辽东镇的急报所蕴含的深意。他猛地抬起头,眼神迷茫地望向崇祯皇帝,嘴唇微张,似乎想说些什么,却又不知从何说起。

终于,杨嗣昌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陛下,难道……建奴竟然要求和了?”

崇祯微微颔首,表示认同。

“看来这辽东镇的急报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啊!

不得不说,属于朕的这个时代真是糟糕透顶,简直就是一场比谁更糟糕的竞赛。

咱们大明这边天灾人祸接踵而至,而那辽东建奴同样日子难过。

皇太极最重要的敌人不是我们大明,我们最重要的敌人也不是他皇太极,大家都需要稳定一下内部问题。

袁崇焕在信中提到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穿越的都有大病吧

手叔

北隋军神

明月宫主